2022年10月15日至17日,美术学院特邀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博士生导师黄惇先生,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为美术学院教师与书法学专业学生进行了学术论文写作及书法篆刻创作方面的专题讲座。
第一讲:文献史料的收集、选择和解读
黄惇教授讲述做研究离不开史料,史料包括文本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考古发现、田野调查等,我们要对材料进行考证辨伪、重新归纳、转换视角等,有了材料再做宏观和微观的解读。宏观的把握一般需要通过综合史料后整体考虑。微观材料的解读则需更为细致,如一条题跋、一方印章、一个语词,都可能是整个历史发展线索中的一个重要的链接点,如果我们抓住这个链接点,就有可能解决悬而未决的历史谜团,从而上升到宏观层面,使我们对规律性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黄教授以《金农早期书法作品考》《书法对联的形成》等研究心得为例,说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他通过考察春联的名称在不同时间段与不同的表达方式,渐渐梳理出其名称形成过程大致是:桃符——桃符、春帖——桃符、春帖、春联 ——春联、书法对联、楹联。体现了从微观的词语考察上升到宏观的思路研究过程。对金农的研究,通过金农早期存世书法作品的签名、用印等,发现39岁之前不用“金农” 而用“金司农”名字,可以确定“金司农”才是其本名,用字“寿门”。当其改名“金农”后,则更字“寿田”。通过微观细节的考证,结合金农的行踪与诗文内容发现了金农关于书法方面追求和变革的信息,从而发现早期师帖到后期师碑思想的变化过程。这些结论的获得都是从微观上升到宏观的结果。
黄教授强调,没有微观研究的宏观,是空中楼阁,宏观的思考如果草率也可能导致宏观判断的失误,两者不可偏废。所以学术论文的史料收集很重要,但对史料的选择与解读也同样重要。
第二讲:印内为体 印外为用——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与篆刻创作
黄惇教授认为,晚清以来,印风多变,“印外求印”成为篆刻家重要的创作观念。“印外求印”是以印外的书法资料,扩大视野,触类旁通,将“印外”之趣引进,以宏“印中”之味,从而产生出新的意象。他还强调,一定是将“印外之趣”回到“印中”去,最后突出“印味”,也就是说“印内为体、印外为用”。“印外”用闳取精的目的,是使印内常变常新,如果取法单一则难以形成个人风格。晚清以来,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等人结合自己有风格的小篆入印加以发展,印从书出,也颇有新意,但如果“体”“ 用”颠倒,无限扩展“印外”的追求,创作中也同样会丢失印味。
黄教授还结合自己如何利用印外的青花押印来丰富自己印内创作风格的,他说通过笔画的波动、节奏、粗细变化、边栏流动,以及印字与边栏的碰撞和交叉等,逐渐突破传统的手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黄氏风格青花印个过程。黄惇老师展示的青花风格印章,确实有别于古人,亦不同于今人,令人耳目一新。
黄惇教授篆刻作品
第三讲:从临仿到创作——书法学习的一个阶段
黄惇教授强调,书法与其他艺术不同,不是通过“师造化”的过程来进行学习的,先贤即是我们的标杆,师法古人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如何学习却大有文章。他从全新的视角对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临仿”现象作了较为细致的解读,他认为临书与仿书是有的区别的,临有实临、意临,也可以改变原作的行款章法、结字、趣味、大小,乃至风格,所以临作也可以成为新的作品。仿书则主要仿风格,仿作的内容与原碑帖不同,有明确的风格指向。临和仿虽有区别,但都是创作的先导,也都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形成创作动机,临仿并非仅仅初学之事,许多书家终身不弃临仿。
黄教授还从临仿到创作可采用的方法手段为大家介绍了集字、借字、夹字仿书的方法,从学章法、学形式、学笔法、学趣味等角度指出仿书的类型。通过举例是我们看到了古人学习书法,既注重临仿,又不亦步亦趋,最重要的是“妙在能合,神在能离”,师古而不泥古,能借古开今。黄教授认为,这些方法在书法课的教学中都应该积极尝试,对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一定会有所助益。
从宏观到微观,从观念到审美,从理论到实践,黄教授三天的讲座都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美术学院教师的科研与教学都给予了众多启发与帮助。
黄惇教授的临摹作品
黄惇教授的书法创作
(审核:李文灵 贾砚农 责任编辑:王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