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下午,淮阴师范学院数字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之“AI赋能学科(专业)发展”专题交流座谈会在美术学院接待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美术学院副院长杨明主持,汇聚了全国3D大赛组委会代表与学校相关领导及教师,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学科融合发展与产学研合作新路径。

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张言彩首先致辞,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方向。她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学校有多个学院在3D技术应用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其中美术学院与3D大赛的联系尤为紧密。她期待未来能在赛事合作、课程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教务处副处长皇甫素飞结合学校校企合作实践,强调本科教育应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她分享了京东物流等企业入驻校园的成功案例,并指出全国3D大赛作为连接产业与教育的重要平台,具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她欢迎大赛组委会与学校开展更多形式的研学合作,共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全国3D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刘晓青在发言中系统介绍了大赛的发展历程与赛事体系。他提到,大赛源于2008年由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支持的3D/VR技术推广服务联盟,现已发展成为涵盖数字工业、数字艺术、数字人居、数字公民等多赛道,并融合AIGC、工业机器人等前沿方向的综合性赛事。在全国84项设计类赛事中排名第22位,大赛注重从创意到产品转化的全过程,今年还重点推进了数字化教材的研发工作。

美术学院院长李文灵介绍了学院的专业布局与发展现状。他表示,设计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他希望通过与全国3D大赛的合作,推动学院内部跨专业整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全国3D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副主任许振涵、华东赛区副主任王树月,以及山东交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胡文杰博士。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冯迪、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张正甜等也参加了交流。
此次座谈会聚焦AI技术赋能学科建设,加强了学校与全国性高水平赛事平台的对接,为推进跨学科融合、深化产教协同提供了新思路,也将为淮阴师范学院数字科技文化节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作者:冯迪
审核:杨明
编辑:曹文军